close
1.醫案(01)
病症: 頭疼、發高燒、肌肉痠痛。
★參考方子: 麻杏甘石湯+葛根湯。
麻杏甘石湯中的麻黃、杏仁,宣肺解表、潤肺止咳。石膏能生津止渴、清熱退燒。
葛根湯是桂枝湯(強壯劑、提升免疫劑),加上葛根、麻黃。
葛根能生津止渴、散寒解表,且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進階能治療肌肉痠痛。
★一般外感類發燒最主要需透過提升免疫,提升熱能,透過流汗來散熱邪。抑制免疫的寒涼藥只需佐加少許去抗發炎、抗菌、發燒。
坊間有些醫生用大量苦寒藥退燒,需格外注意小心。
2.醫案(02)
某女,13歲。
病症: 外感。高燒(39度),頭疼身痛,怕冷,咳嗽,噁心,納呆。乾咳無痰,舌淡苔白,脈不詳。
★參考方子: 荊防敗毒散+柴葛解肌湯
荊芥10。防風10。羌活10。獨活6。柴葛根30。金銀花30。連翹15。柴胡50。前胡10。黨蔘10。枳殼12。川芎6。茯苓15。白朮10。桔梗6。生甘草10。生薑10片。大棗(切)3個。服藥期間需忌口辛辣肥膩。
人蔘敗毒散能去濕除寒,殺流感病毒。不論西醫檢驗結果是新冠、還是什麼流感病毒,都一樣。濕氣一除,病毒適合生存的環境自然被阻絕。這方也是流鼻水、咳嗽的專方。
柴葛解肌湯是用在退燒、或是能緩解肌肉痠痛、頭疼身痛。這邊因患者納呆胃口食慾不好,我們去了寒涼藥黃芩、石膏。並加了白朮健脾運化,加金銀花、連翹來清熱解毒,且還有退熱作用。假如患者還有咽喉紅腫痛、腫大且發炎,那再將石膏、黃芩加上。
這邊關鍵抓住身疼無汗,類似麻黃湯証(惡寒無汗),故去石膏、黃芩。
柴胡用於退熱、退燒,需大量40g、60g、120g以上,才能穿透血腦屏障,小劑量無效。羌活獨活改善微循環,治身疼。
桔梗是甘草桔梗湯的架構,小劑量(6g-10g)排痰即可。
3.醫案(03)
某女,8歲半,猛高燒到39度,嘔吐一次,一身骨頭痛。
★參考方子: 荊防敗毒散+柴葛解肌湯+麻杏石甘湯組合而成。
葛根30。麻黃8。杏仁10。石膏40。炙甘草10。生薑8片(1片約50元銅板大小)。柴胡30。黃芩15。薑半夏8。獨活8。黨蔘8。羌活8。防風10。荊芥(後下)10。金銀花10。連翹8。桔梗10。厚朴20。3副藥,一天600ml- 4次喝完。
荊防敗毒散+柴葛解肌湯,方解如前。麻杏石甘湯退熱,治療肺熱咳喘,清熱藥重點在石膏上面。
4.醫案(04)
某女,11歲。外感頭痛,流鼻涕,上顎疼發紅,舌淡紅苔白有楊梅點,脈不詳。
★參考方子: 流感常使用「荊防敗毒散」+「柴葛解肌湯」
荊芥10。防風10。羌活8。獨活6。白芷10。前胡10。柴胡30。生甘草30。桔梗6。金銀花30。連翹30。生薏米30。冬凌草30。玄蔘30。升麻30。穿山龍30。生薑6。薄荷10。3副藥,水煎服,日三次。忌口: 生冷油膩辛辣 。(如果沒有穿山龍,用南沙蔘30代替)
荊防敗毒散除濕散寒針對流鼻涕,柴葛解肌湯針對肌肉痠痛、發燒或咽喉腫痛。由於上顎發紅嚴重熱盛,重用金銀花、連翹、冬凌草、玄蔘、升麻、薄荷清熱解毒、疏散風熱。
而值得一提的是「穿山龍」這個藥物。它的功效 : 抗炎、平喘、化痰,同時還有扶正補氣的作用,朱良春大師善於運用。在這裡可以取代人蔘或黨蔘的作用,因為不燥熱,且有消炎止咳喘的作用(對於痰濕、風濕效果佳),亦是治療腎病的良藥。它改善微循環效果比較好,類激素作用比甘草小,價格也較實惠。在仝小林老師的書中常用來代替雷公藤,二線免疫制劑藥(因免疫和炎症相關)。也常和地龍配伍治療各科疾病,效果非凡。
5.醫案(05)
某男,34歲。咳嗽,痰少,經常口腔潰瘍。舌淡紅苔白齒痕,脈不詳。
★參考方子:
百部15。荊芥10。前胡12。紫菀15。款冬花15。桔梗10。生甘草30。乾薑10。陳皮10。
茯苓30。柯子10。清半夏15。仙鶴草30。川椒5。黃連3。黃柏3。金蕎麥15。
忌口肥甘厚膩及冷食。
止嗽散治療痰少咳嗽。甘草瀉心湯寒熱併調,為口腔潰瘍專方,方中重用甘草能清熱解毒、益氣並有修復口腔黏膜的功效。
患者舌淡苔白有齒痕,且有點剝苔,提示脾氣虧虛,水濕運化不利,故用二陳湯且重用茯苓,健脾行氣化痰利濕。
柯子、仙鶴草收斂肺氣止咳。川椒(花椒)起到麻醉作用來止咳。金蕎麥清熱排痰。
(黏膩黃熱痰常用三板斧: 黃芩、金蕎麥、魚腥草,方便記憶俗稱「黃金魚」。)
6.醫案(06)
某男,49歲。
入睡困難。夢多,眼乾,流淚,畏光。心臟有不適感,冬季頸項怕風,左耳鳴響。肛濕。舌淡苔白齒痕。脈不詳。
★參考方子:
竹茹45。枳殼15。陳皮15。清半夏30。法半夏30。茯神30。石菖蒲30。制附子6。黨蔘30。
蒼朮10。炒白朮10。乾薑10。生甘草10。桂枝15。肉桂6。生薑6片。大棗(切)3個。
忌口肥甘厚膩及冷食。(7副藥,水煎服,日兩次。上午不吃,下午4點左右服用一次,晚上8點左右服用一次。)
附子理中湯、溫膽湯溫陽健脾,行氣化痰。重用竹茹、清半夏、法半夏、茯神治療失眠專藥。石菖蒲化濕,同時也是通竅治療耳鳴專藥。桂枝甘草湯是治療心悸、心動過緩,心臟不適的專方。
臨床值得一提的是竹茹這個藥物,一般治療失眠醫生喜歡用的方子大多為 : 心脾兩虛的歸脾湯、痰火擾心的溫膽湯、心腎不交的交泰丸、心陰不足的天王補心丹、黃連阿膠湯等。而常見方劑中常用的清心火助眠藥常用生地、黃連,而當劑量用重時,生地容易導致腹瀉,黃連苦寒容易傷胃氣。臨床瀋陽付東升中醫主任則發現重用竹茹60g、90g、120g清痰火作用較好,有很好的安眠作用,且不是苦寒藥故不容易敗傷胃氣。
清半夏、法半夏是王幸福師父喜歡用的藥對,重用30g、60g、甚至到120g,能化痰之外亦能抑制中樞神經起到助眠的效果,對於舌苔厚膩者療效較好,一般常加大劑量在常見方劑中,如半夏朮米湯、溫膽湯、黃連溫膽湯、半夏溫中湯、半夏厚朴湯等。對於嚴重失眠患者,半夏劑量足,往往能當天見效。
但需交代患者服用方法,很多患者早上服完,下午就昏昏欲睡,睡了一個大覺,反而導致晚上睡不著。故服用安神助眠藥最好下午、晚上睡前服用。
清半夏有毒之說,其實來源於它和芋頭相似,外層皆有一層黏膜,當芋頭沒煮熟時去觸碰容易造成皮膚搔癢。故半夏若沒煮熟,也容易造成咽喉頭過敏腫大導致窒息而死。一般煮20分鐘以上,則不存在這個問題。但由於一般中醫藥點都是寫有毒,且限制劑量或要配伍等量生薑、乾薑,一但患者服藥出事,檢查指數異常,賴是你的藥,告上法庭往往不利於醫師,故醫生臨床仍需視情況保護自己,避免替自己找麻煩。
7.醫案(07)
6歲孩子,咳嗽,白痰有泡沫,發燒,喘息。從1歲開始反覆肺炎。每年咳嗽幾個月,嚴重哮喘住院好幾次,吸入涼氣則咳嗽加重。
★參考方子:
桂枝45。芍藥45。生薑45。大棗12枚。炙甘草30。厚朴30。杏仁(搗碎)20。
3副藥。4碗水煎50分鐘,煎成1碗半,ㄧ天喝三次。
注意:劑量要準確,杏仁必須搗碎,大棗無論大小,必須12個。
此為桂枝加厚朴杏子湯原方劑量,桂枝加厚朴杏子湯為喘家方。當中有桂枝湯的架構,辛甘化陽,強心且能提升免疫力。名醫胡希恕曾說過 : 「桂枝湯証,咳喘病人不論新舊,見汗出惡風脈緩者宜用本方。」
桂枝加厚朴杏子湯突出一字「喘」;小青龍湯則偏於「咳」。
桂枝厚朴杏子湯有桂枝湯調和營衛,有杏仁潤腸通便,偏於「通」,適合喘家兼便秘者。
小青龍湯有溫中止瀉的乾薑,酸收的五味子,偏於「溫澀」,適合咳兼便溏者。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