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飛蚊症(01)

案例: 某男,37歲,飛蚊症。

★參考方子: 
柴胡6。當歸6。白芍9。炒白朮6。茯苓9。炙甘草9。牡丹皮6。焦梔子6。菊花(懷白)6。枸杞子9。石菖蒲10。石斛10。夏枯草6。蒺藜9。白扁豆9
。(患者反饋服用兩天好轉)

2.韋氏(文貴)逍遙散驗方治各式眼疾基礎方(02)

★參考方子: 
柴胡6。當歸身6。白芍9。焦白朮6。茯苓12。炙甘草6。牡丹皮6。焦梔子6。甘菊花6。枸杞子9。石菖蒲10。

柴胡疏肝解鬱,肝開竅於目茯苓、白朮、甘草補脾調中益氣當歸、白芍養血柔肝,肝受血而能視石菖蒲開竅明目

枸杞子養血益睛明目丹皮、梔子涼血散瘀清熱除煩甘菊花疏風清熱,涼肝明目

★加減 :

1.視神經萎縮 :

成人肝腎精虧配伍明目地黃湯脾胃不足,氣血虛弱者,配伍益氣聰明湯

兒童患者兼先天不足者,配伍四物五子湯(四物湯+五味子、車前子、枸杞子、菟絲子、覆盆子)。

後天虛弱,脾胃不足者八珍湯,配上石斛夜光丸效果更加。

頭部外傷而造成的視神經萎縮,加丹蔘、絲瓜絡、龜尾、菟絲子、覆盆子等活血通絡、補益肝腎。

兼有肝風內動,手足屈伸不利者,加全蠍、僵蠶、鉤藤、荊芥、防風、蠶蛻

兼有手足萎軟者,加炒杜仲、桑寄生、川斷、懷牛膝、健步虎潛丸等補益肝腎、強筋健骨。

2.暴盲、青盲、小兒急性熱病的後遺症(兼發熱口渴煩躁) 者,加石斛、麥冬、石膏、蘆根養陰清熱。

3.球後視神經炎(屬於熱病高燒昏迷者、四肢抽搐),加羚羊角、石決明、全蠍、僵蠶、鉤藤、桑葉

4.起病快速而致暴盲者,重用石菖蒲開竅明目。

5.若見視網膜水腫明顯者,加車前子、茯苓、木通、赤小豆、澤瀉、通草、地膚子利水消腫。

6.視網膜滲出液難以吸收,加海藻、昆布、夏枯草軟堅散結、促進吸收。

7.視網膜靜脈怒張迂曲者,加丹蔘、歸尾、牛膝、絲瓜絡活血行瘀通絡。

8.眼底出血者,加阿膠、地榆、白芨、白茅根、仙鶴草

9.陳舊性出血久步吸收者,加丹蔘、三稜、莪术

3.復發性口腔潰瘍(03)

案例: 某男,34歲,二十餘年復發性口腔潰瘍。舌淡紅苔白齒痕。脈不詳。

★處方: 

黃連5。胡黃連10。黃芩15。清半夏30。乾薑10。生甘草30。黨蔘30。生黃耆30。土茯苓45。炒雞內金15。莪术10。

砂仁30。黃柏10。制附片6。制龜板(打碎)30。陳皮10。生薑6片。大棗(切)3個。10副藥,水煎服,日三次。忌口: 肥甘厚膩及冷食。

此方為口腔潰瘍專方: 甘草瀉心湯合上潛陽封髓丹加味甘草瀉心湯本就被廣泛用於治療狐惑病白塞氏病等黏膜潰瘍等疾病,生甘草重用能解毒,也益氣修復黏膜,故除了口腔黏膜,亦常用於陰道乾澀(陰道也是黏膜)。其餘藥味則辛開苦降、寒熱並調、苦寒燥濕、辛溫行氣除溼等。只要符合病機都可以用此方治療。潛陽封髓丹上熱下寒,能收斂虛火,而口腔潰瘍、嘴破亦符合此病機,亦為專方。胡黃連,助黃連降心火,亦為口腔潰瘍專藥,這個藥用了則療效加倍。雞內金、黃耆、甘草益氣修復黏膜雞內金現代藥理研究有豐富維生素B族。(蒼朮、麥芽、浮小麥也同樣具有豐富維生素B。可視情況加減。)

莪术、土茯苓、甘草、川芎(這裡沒使用),則是胡天雄的皮膚解毒湯。口腔黏膜亦是皮膚的一部份,故可用之。

4.口腔米粒疙瘩、嘴裡發苦(04)                 

某女,49歲。嘴乾、口乾、唇乾,舌尖有時產生米粒大小的疙瘩。門牙牙齦紅,門牙牙齦連接下嘴唇的內側一片也紅,嘴裡發苦,有時好像又是發甜,發苦的時候多。
自己先服5顆牛黃上清丸,拉了肚子,後又服兩盒口炎清顆粒,症狀均無緩解。水喝的越多,嘴唇越乾。

★處方: 

茵陳30。茯神30。豬苓30。白朮30。澤瀉45。肉桂10。制附片5。

(5副藥,水煎服,日兩次。)

患者舌苔雖然較乾淨,無黃膩、白苔,但從症狀: 舌尖易產生米粒大小的疙瘩嘴裡時而發苦時而發甜,我們能得知濕熱症狀是有的。且患者舌下偏瘀紅。故我們用茵陳五苓散清熱、利濕。而患者自己服用了牛黃上清丸等寒涼藥,均無緩解,且造成拉肚子、嘴唇乾,傷了脾胃。故合了半個桂附地黃丸(肉桂、附子、茯神、澤瀉)溫陽、健脾、利水、除溼

5.會咽部腫物(05) 

某患者,會咽部腫物。咽喉部黏膜慢性充血,舌根淋巴組織增生。

★建議處方: 會厭逐瘀湯+梔子(常用量15g)、紅花(常用量5g),另外可以配合中成藥金嗓散結丸服用。

會厭逐瘀湯乃是王清任醫林改錯中的方子,治療氣滯血瘀的喉痹症會厭逐瘀湯是由甘草桔梗湯、四逆散、桃紅四物湯的架構加減而成。甘草桔梗湯透膿、且桔梗作用於咽喉部四逆散放鬆且緩解筋膜疼痛,用赤芍代替白芍,能清熱、涼血、活血桃紅四物湯中也是用生地易熟地,還加了玄蔘增加涼血清熱的作用,亦有治療咽痛、咽乾玄麥甘桔湯的架構。梔子、紅花是一組活血、清熱的對藥,任何炎症用上去即消腫明顯。

6.舌麻、頭暈、焦慮(06) 

戴男,32歲。因頭暈剪斷舌系帶,造成舌麻。稍焦慮,舌淡紅薄白苔,脈不詳。

★處方: 

桃仁10。紅花10。當歸10。生地10。川芎10。赤芍10。桔梗6。懷牛膝10。柴胡10。枳殼10。生甘草6。生麻黃10。蒼朮10。石菖蒲30。澤瀉45。白朮30。玄蔘15。浙貝30。生牡蠣30。路路通6。(十副藥,水煎服,日兩次。)

這是用王清任「醫林改錯」的「血府逐瘀湯」加減。「血府逐瘀湯」是由補血、活血化瘀「桃紅四物湯」,加上能改善小動脈痙攣,能緩解、收縮平滑肌四逆散所組成,另外加了桔梗引藥上行透膿牛膝引藥下行利水,上上下下,使全身的血液循環暢通無阻。是一首治療全身性瘀血的名方。

四逆散由兩組藥組成。一組枳實(或枳殼)、甘草收縮平滑肌。另一組柴胡、芍藥甘草湯放鬆平滑肌。肌肉一放一收,就可以調節肌肉、亦調節神經。所以血府逐瘀湯除了調理瘀血調理神經功能紊亂、也能調理情緒,諸多怪病運用常理治不好的,就可以運用此方試試。臨床只要符合八個字則運用血府逐瘀湯:「症狀諸多,查無實據。」簡單的說就是症狀多,西醫檢查也找不出明確病因,那就從中醫的瘀血論治,也符合西醫從神經論治。

故血府逐瘀湯活血化瘀、調理氣血、調節神經。頭暈,用上眩暈專方「澤瀉湯」白朮、蒼朮、澤瀉健脾燥濕利濕,怪病多因痰作祟。生麻黃、石菖蒲、路路通改善微循環,針對頭部、舌麻。生麻黃有「興陽」的作用,興奮陽氣的意思,狹隘的認識是可以治療男生陽器痿弱、陽痿症狀。廣義的認識是可以振奮陽氣、提升精神、增加全身機能、使血液加速、使胃腸蠕動、改善精神狀態,尤其目前患者會焦慮。石菖蒲在傳統中醫功效能化痰、醒腦開竅路路通,顧名思義能「通絡」,使藥效快速到達所到之處。消瘰丸,化痰散結、清熱滋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張守安中醫 的頭像
    張守安中醫

    ★張守安中醫終生專業學習群

    張守安中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